close
首页“快”时代,“慢”书店

“快”时代,“慢”书店

十月 19, 2021

你有多久没有走进书店了?又有多久没有在书店里买书了?
实体书店逐渐式微后,书店业态开始转向复合型精品空间,加入了咖啡餐饮与文创零售,涌现出不少“网红打卡”之地。乍一看,书店中“书”的意义似乎被消解了,但“书店”依然作为城市文化的象征性地标而存在。但书店真的只能如此了吗?

采访/策划/编辑:陈元     图片提供:上海茑屋书店、幸福集荟与假杂志

在这个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人们的“物欲”似乎越来越强,但愿意花时间去阅读一本纸质书的人却越来越少。在处处求快的“碎片化时代”,图书的意义是什么?如今网购已经如此便捷,实体书店能给人提供怎样的场所去阅读和消费?什么样的书店才能吸引人们流连其中,最终买走一本纸质书?

回忆起来,新华书店曾是多少人的阅读启蒙地。而如今再漫步街头,我们却发现多数书店都承载起“复合型空间”的功能,纷纷加入文创零售和咖啡餐食区域,有些还融入独特的设计,结合展览与艺文活动,成为年轻人热衷打卡的“精品书店”。但无论如何,支撑实体书店的功能主心骨依然是“书”本身。

在本期话题中,Noblesse与上海茑屋书店店长祁祺、幸福集荟主理人王杨和刚刚在上海建成实体空间“SeP”的“假杂志”创始人言由,探讨关于书店的未来发展,以及精品书店、独立书店是否可能成为实体书店业态的新趋势。

上海茑屋书店:从美育出发的“复合体”

位于上生·新所里的茑屋书店,是日本知名连锁书店茑屋进军中国市场以来开设的第二家书店。沿袭了茑屋书店创始人增田宗昭所提倡的“生活提案力”,书店分为上下两层,一楼以“磨练知性”为主题,陈列文学、社科、原版书籍杂志等;二楼则以“收获感性”为主题,囊括了世界各地的艺术书籍,画册、影集等。近期,茑屋书店也策划了不少线下活动,如展览、讲座、读书会及手工坊等。

上海茑屋书店二楼

上海茑屋书店店长祁祺表示,书店主要的定位是“美育”,“在原则上书店的选书整体和书店定位和受众群相关,但究其核心还是两个重点,一个是磨练理性,一个是培养感性”。

Noblesse 对话 上海茑屋书店店长 祁祺

茑屋书店的选书始终很“在线”。书在这里占据怎样的位置?有比书的定位更重要的内容吗?

书的定位,其实更多还是人的定位。
从我们的角度来说,是从主题美育这个点出发,如何去诠释美育、如何让读者感受到美育。这家书店整体的选书和包括陈列动线在内的整体方向,还是按照读者来划分的。比如我们这里建筑设计类图书中,卖得最好的是意大利语的罗马建筑史。其实在上海不缺厉害的读者,开业半年来,我们这里更多读者群已经固化下来,我们认为,读者不需要你去教育,书店提供更多的选择给他即可。但我们一定要保证自己的选品有专业性、多样性,这样就会积累更多宝贵的读者。

你们也在做不少展览和文化活动,最开始是基于怎样的打算开启这类活动的?

这个部分可以分成两块。首先是上海上生新所茑屋书店可以和日本银座的茑屋书店对标,银座茑屋的一个重点就是艺术,它也有跟母公司CCC(Culture Convenience Club,文化便利俱乐部)旗下的画廊合作,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以孵化艺术家和内容板块。所以茑屋上海店本身就有艺术展览这一块内容,这和杭州、西安是不同的。
但还有一类,比如文化类讲座和手工工作坊,重点会回归到本土一些的内容,如国内的讲者、作者、译者等,范围不限,但是要有话题性,要有交流。

茑屋书店自开业以来一直是个“打卡胜地”,但打卡之后,你们会通过怎样的方式吸引更多的人进来?

其实大家看到的茑屋书店,都是“复合体”的内容,比如说酒吧、餐厅等。但我认为,书店之所以称为书店,书一定还是你的立身之本,如果书卖不好,经营一定差,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从我们的角度来说,书永远占据很大的比重,我们想追求图书的多样性、话题性,去呈现不同的特色。
随后是经营,它就比较简单,毕竟书店还是零售产业,只不过它卖的产品是书而已。它遵从零售所有的法则,是非常简单的创业模式。

幸福集荟:主打“社区书店”的美学空间

幸福集荟是上海首个专业的“社区书店”品牌,旨在创造有幸福感的美学空间,将图书、文创、服装、咖啡等多种业态有机集合。幸福集荟目前共有三家书店,分别位于长宁幸福里、黑石公寓和最新开设的地下“谊园”,旨在以书为媒介,通过空间氛围的营造和专题策划来提升公众对阅读的兴趣以及精神上的持续追求。

幸福集荟·谊园

Noblesse 对话 幸福集荟主理人 王杨

请问你们选址的考虑因素有哪些?

第一个比较实际的原因是地下层的租金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承受。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团队所擅长的就是将旧厂房、老公寓等比较低效的空间通过美学的设计手法和多元的业态进行场景赋能,化身为周边社区的文化地标,为熙攘的城市开辟安静温暖的一隅。

你们的目标人群是谁?他们和书店的定位匹配吗?

我们主要服务于周边社群,基本上每家店都会配套一个亲子体验空间,有很多绘本可以让孩子们去体验、去阅读,希望我们所营造的社区书店氛围能够为他们带来更好的一些体验。同时,基于我们优质的空间体验和文化内容,也吸引了很多媒体和网红前来打卡,这让我们对运营这样一个书店集合店有了更多的信心。

设计师品牌与文创产品在营收额中占据了多少比例?

我们定位是生活方式集合空间,设计师品牌与文创产品也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们有专业的选品团队去集合有创意、有品质的生活方式品牌,目前这块的营收占据总体收入的一半以上。

你会用哪几个词来概括“幸福集荟”?

开放、文化、美学、生活。“开放”的空间、“文化”的交融、“美学”的体验、“生活”的收获。我们希望人们在这里愉快地聚会、交谈,所有人都能在这里收获关于美的、知识的、情谊的、幸福的慢生活。

假杂志:从书籍、展览到策划

开始时做独立摄影出版的“假杂志”于2017年落地宁波后,9月10日正式落地上海,空间名为“SeP”(Special edition Press),首展“不辨其貌”同日开幕。借助上海这座城市,“假杂志”将带来更多优质的展览,同时将进一步激发和提升其在新媒体、出版发行、活动策划等方面的优势和活力,为艺术家、写作者、策展人提供更广更高的舞台。

宁波假杂志图书馆

上海,假杂志“SeP”空间 “不辨其貌”展览现场

宁波假杂志图书馆内部

Noblesse 对话 “假杂志”创始人 言由

假杂志之前在宁波已有自己的“图书馆”,这次是怎么会想到来上海增设空间的?

在做完宁波空间后的两三年,就有了这种想法。我们在宁波做了一些展览,有些和书相关的内容反响不错,但有些内容观众的接受度就不是那么高,比如和当代艺术有关的内容,它可能需要观众有更多阅历或者阅读经验和环境去滋养,于是就有了来上海的打算。那时候和同事朋友计划起来,我们认为上海这些年是在国内做展览环境最好的城市。另外,因为“假杂志”有一个核心跟书有关的内容,我们也希望可以在上海有个小窗口。

上海新空间“SeP”和宁波的“假杂志图书馆”,侧重点有什么不一样吗?

挺大的区别。一个是以书为主的“图书馆”,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图书馆,但一切都和书密切相关。上海“SeP”则会更纯粹地去做展览活动,因为我们前10年一直在关注摄影和影像艺术,在这里我们试图再往前、往外去试探一下,去关注更广泛的艺术门类,甚至是文化上的一些活动。

在SeP,你们会选择哪些书作为重点呈现的内容?

首先我们自己一直有一个“假杂志出版计划”的项目,这些书还是会重点出现;其次我们会严选一些跟展览主题相关的书籍,不限于影像类的书,也包括艺术、文字类等等,都会呈现和售卖。另外还有其他出版社的跟作品相结合的特别版。
我们会在一年中做4个展览,每个展览为期2个月。每个展览之间1个月的空档期则会做快闪店,提供给其他出版社或有意思的书店,在我们的空间做有趣的售卖和展示。

实体书店近年来受到电商的冲击而逐渐式微,你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SeP有怎样的竞争力?

“式微”可能是错觉,尤其是在当下的中国,书店产业其实还是处于一个上升期,尤其是对于有意思的空间,我觉得还没有到饱和的程度。
相对于一些所谓的“网红展”,书店的读者可能是少一些,但是通过我们这些年在上海参加的书展、博览会而得出的深刻感受,无论是读者、艺术爱好者还是那些在海外受教育回来的年轻人,他们对严肃艺术的观看需求一直都在,未来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