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首页为自然而设计

为自然而设计

自然, 设计, 材料
十二月 04, 2017

蘑菇、海藻、头发、垃圾、建筑废渣⋯⋯将这几样东西拿出来一起探讨,你可能会觉得五花八门、令人费解,很难寻求到其中的关联。但在设计师手中,它们却统统化身为制作家具的新型材料。年轻的设计师们在材料方面的求索精神似乎百无禁忌,让人大开眼界,而他们对地球环境的珍视也同样令人动容。
至品生活   采访/撰文:苏欣

本土创造 设计回归本源
在今年的德国红点设计奖颁奖典礼中,年轻设计团队“本土创造”的名字出现在“材料与表面处理”类别“最佳设计奖”的颁奖屏幕上,这是中国首次在“材料与表面处理”类别中获得这一奖项。或许设计师许刚创建的这支新锐力量并未被普罗大众熟知,但他们在设计材料领域的探索却已经走在世界前沿。

本土创造创始人许钢

《盔》吊灯

       是怎样的材料赢得了这一设计界重量级奖项的青睐?其实这种材料随处可见,但却极少有人将它用于家居设计领域。采访中,许刚揭示了答案:“这次的获奖产品‘影’墙砖照例使用了我们钻研了多年的设计材料—混凝土。成品以50%被搅碎的废弃瓷砖,充当骨料混合到混凝土材料中,经过一体脱模浇铸而成。我们希望充分再利用废弃材质,实现环保再生,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践行。在设计上,我们希望以混凝土这种特殊的材料探讨光与影的关系。”

       以混凝土这种并不反射光线,甚至完全不透光的材质表现光影,与金属、玻璃相比似乎难以实现,但本土创造利用的正是混凝土的特性。“它拥有极强的可塑性,能够缔造其他材料无法达到的线条和复杂形态。”于此,“影”墙砖将复杂的结构融于墙砖平面中,以光在墙砖上形成的阴影深浅来营造立体感,在表达抽象之美的同时赋予它魔术般的视觉效果,“墙砖会随着视线角度的转变而产生变化,呈现出新的影像,为感官带来持续的新鲜感。”

    

《上》吊灯

材料自然生长

       人们对混凝土的刻板印象正在被本土创造的设计打破,实际上,他们对于混凝土的钻研从团队成立之初就已经开始。据本土创造的品牌总监千里介绍:“之所以选择混凝土,是因为这类材料对于建国后的一代来讲具有标志性意义,它可以很好地表现‘本土’这一概念。”不过,在赋予设计更大表现空间的同时,混凝土这一材料也曾让这个年轻的团队遭遇种种困境,“因为没有什么先例可以借鉴,我们遇到过很多技术难题。首先,色差就是很难攻克的问题,混凝土的色差是不可控制的,这是属于材质本身的特性,但恰恰是色差完美地诠释了这种材料特有的属性,因此,我们努力让其变得自然和谐。”

《 F 》边几

       于是,他们终于找到和这种材料沟通的恰当方式—在可控的范围内尊重它的不可控性。正如千里所言,“这是一种道法自然的思想,我们希望让这种材料自然生长,比如你会看到某张桌面上有很多小气泡,这对混凝土来讲是一种固有的现象,我们并不愿意通过打磨等工艺将它去除,而是希望保持它本来的韵味。就地取材的同时,还原这种材质的独特肌理。”

       纵观“清水系列”等标志性系列,你会发现以干净的线条与几何造型缔造的极简之美贯穿了本土创造的所有产品,但在千里看来,这种极简又与北欧设计中的极简主义有着完全不同的内核,“我们希望从根源上向内行走,贴近本土文化,回归需求本质;形式上纯粹干净,去掉一切多余。在形式与功能背后,是一份万物平等的关怀。”

《影》墙砖

设计的责任

       将混凝土的制造工艺锤炼得炉火纯青之后,本土创造也把精力放在了更多非典型材料的研究中,他们选择材料仍遵循之前的标准,就地取材。“除了混凝土、水磨石这些素材,我们还会挖掘一方水土的特有材料,如腾冲的火山岩、建水的紫陶等,在青藏高原考察后,我们还曾经根据藏族人的生活习俗,将藏区牛粪进行高温消毒,混合20%的青藏高原昆仑山天然矿石提取催化剂和水泥等材料做成农造系列生活用具,这是一次降低能耗,节省资源的尝试。”

《上》吊灯

       如何在利用设计缔造美好生活的同时,最大可能地做到环保、再生?这样的追问也贯穿了本土创造的设计历程,除了应用PVC管等在城市建设急剧发展中催生的过剩建材,在清水系列中,本土创造也会加入10%的建筑回收废渣,但在“再造系列”中,建筑回收废渣的使用达到了80%。这样的配比,使得“再造系列”拥有极为粗犷、质朴的味道,既带有对工业化文明的敬意,又对能源消耗、环境退化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与上百个技术专利背后锐意进取的精神相比,这些担起社会责任的行为同样打动人心。

《丁》桌子

JonasEdvard
我听到自然的呼吸

用蘑菇菌丝、植物纤维或者海藻制作家具,这听起来似乎有些疯狂,但丹麦设计师Jonas Edvard 已经使其化为现实。对于这个出生于丹麦北部林区,从小被森林、海洋包围的年轻设计师来说·,对于自然之物的深情是融于骨血的。“植物、动物、石块,他们的颜色犹如黑夜般的柔软,它们提醒着我去欣赏生物在任何地方的每一种姿态,也让我相信自然的美能够感染整个世界。”

设计师Jonas Edvard

会生长的灯

Gesso 系列吊灯

      在皇家美术学院攻读硕士期间,Edvard 已经发现自己在设计材料选择上的不合群。相比身边那些“总要砍树、融化金属、制作塑料产品的人”,他对自然与可持续原料更感兴趣,在尝试了玻璃、陶瓷和布料等材料之后,他越来越意识到自己应该将精力放在如何创造新材料,并且创造出能在美学与功能上都与新材料合拍的产品。

      Myx吊灯就是在这样的想法下诞生的。“我总在观察那些有机物,以及在生物系统中大家如何相互影响,我发现大麻纤维与蘑菇菌丝是一对不错的伙伴。大麻纤维坚硬而有韧性,蘑菇菌丝则可以作为一种纤维的黏合剂,让纤维变牢固的同时也更具有可塑性。”吊灯的诞生需要三周的时间。蘑菇菌丝会在三周中成长成线状网络,将大麻纤维牢固地黏在一起,形成灯的外观。这时就可以将菌丝上的蘑菇一收获,而菌丝也会因此脱水形成韧性极强的灯罩。“收获下来的蘑菇还可以烹饪成美味佳肴,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Edvard 对自己的研究成果非常满意。

      这盏神奇的吊灯让很多人开始关注Edvard ,但他却认为设计并不应该以材料的新奇取胜。“虽然我总在运用新的材料和手法,但更多的时候我会把时间花费在研究方法、技巧,或是某种材料的历史意义上。我执着于人类的生活,无论是文化生活还是家庭生活,我致力于探索如何将日常的、那些曾经能够满足我们最基本需求的材料,融入这个现代社会。”

和海藻打交道

Gesso系列边桌

      丹麦人喜欢制作木椅,但实际上这里稀缺很多类型的木材,不少木制品都是在波兰或其他地方生产。所以Edvard一直倡导大家开发更多容易被利用的身边之物。“我一直在观察身边的山脉、脚下的流水,我能感受到周遭的一切对自己发声,在我们工作室外的海岸上,总能看见大量被海水冲上岸的海藻,我忽然灵机一动,说不定在下一个设计中,我就能跟它打交道了。” 冬天到来的时候,Edvard和他的伙伴Nikolaj Steenfatt开始了对海藻的收集,他们途经丹麦8000多千米的海岸线,收集各种海藻。“我们需要将它们滤干、磨碎,再熬煮成胶状,最后把它们与回收纸混合染色,让它们变得坚固。”Edvard用了3个月的时间完成了用海藻和纸做成的椅子,并把这一系列作品命名为Terroir(风土),各个水域特有的不同品种的海藻在这一系列椅子上呈现了不一样的色彩,使得这些作品成为了丹麦海藻物种的一次风土演绎。

历史照进当下

生长中的Myx灯罩

      “人们对自然总是有一种误解,以为它们是静态的,但事实上自然是不停流动的,它能够启发我们用不同的手法去探索世界。我希望将这种科学探究的模式,引入我的设计之中,所以我总去钻研自然界的历史以及当今。”2015年,Edvard应丹麦艺术基金会邀请参与“丹麦工匠”展览,并为此特意创作了以石灰岩为材料的Gesso系列作品。这一系列作品的材料,正来源于设计师故乡的土地之中。“在6500万年前,整个北欧都被热带海洋所覆盖,于是现在丹麦土地有着大量的碳酸钙,这是历史留给我们最容易取用的材料。我选用的石灰岩是丹麦特有的品种,我们先是将石灰岩制作成粉末状,接着混入生态树脂。之后将它们铸模、加固、磨砂,制成丹麦特有的水磨石。”这一系列的产品主要是灯和边桌,设计时,Edvard并没有刻意去遮掩或磨平材料特有的纹理,相比用极简的造型代表丹麦,他同样愿意用这种特有的材质呈现来源于土地深处的丹麦特色。

      “我着迷于如何让材料展现我对世界特有的理解。我们周围的一切究竟是怎样组成的?它们的元素如何排列?我希望人们可以睁开双眼去寻找一种新的自由,在与从前不同的视角中得到一个新的世界。”

Terroir系列灯具

Studio Swine 对自然诉衷情

Studio Swine,来自英国的设计工作室,它的名字有着一个野心勃勃的含义—Super Wide Interdisciplinary New Explorers(超级跨领域的全新探索者)。由日本建筑师Azusa Murakami与英国设计师Alexander Groves组成的这一设计工作室,从成立之初便一直在不同领域、不同产业上寻求突破,尤其是在设计材料的选择上,他们更是百无禁忌。

Studio Swine作品,Sea Chair

当代“丝绸之路”

Hair Highway系列产品     

      将剪下后处理好的头发烫直,染上不同色彩,放在模具之中,此刻却并不是要制作假发,而是将调色后的树脂倒进磨具,让融化的树脂与发丝自然结合,形成独特的纹理。冷却脱膜后,便得到了纹理独特,可以制作家具、家饰的另类材料。

      这是纪录片中的一段影像,也是他们在材料上的又一次创新实验。用头发做家具,听上去似乎有点异想天开,但却是Studio Swine深入研究文化和产业之后的决定。“我们发现,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头发出口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硬木出口国。由此想到是不是能找到一种方式,用头发代替木材制作家具,减少木材的消耗。”

      两位设计师前往中国山东,对全球头发产业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并拍摄了纪录片,之后,便开始着手进行设计。他们受到上世纪30年代老上海装饰艺术风格的启发,利用天然树脂,用头发打造出不输木质纹理的精美花纹,用这些质地类似象牙、玳瑁,却完全不会威胁到任何物种的材质制作了包括梳子、镜子、花瓶、首饰盒等一系列家居用品,并将其命名为“Hair Highway”,以呼应曾促进中西贸易及文化交流的丝绸之路。对于Studio Swine来讲,“Hair Highway”确实与丝绸之路有着相通之处,东方审美和西方设计思想的相融,让这个系列展现出与Studio Swine以往作品不同的独特韵味。

它们并非源于海洋

 Studio Swine于海上打捞塑料

      我们总会惊叹于设计师天马行空的创意,但对于Studio Swine而言,在这些新鲜的创意背后,是他们对人类、对环境的真切关怀。用头发制作家具,并不是Studio Swine对回收材料的首次应用,早在2012年,他们就已经开始了对塑料垃圾的再利用, 当时,Studio Swine与设计师Kieren Jones合作,组织当地渔民展开了一场海洋塑料垃圾收集活动,并将各种颜色的塑料垃圾处理成碎片,溶解之后制成线条干净利落的“Sea Chair”。Studio Swine在椅子的腿部挂上了一个圆形小牌,上面刻着这把椅子的出处—打捞那些塑料垃圾的大概地点。

      2015年,他们决定再次启航。这次他们共航行了1000海里,一路艰难地打捞那些已经被海洋初步分解为小块的塑料垃圾,并利用自创的太阳能熔化炉将其融化,得到制作工艺品的原材料。最终,5件具有海洋气息的工艺品诞生了,它们分别以南太平洋环流、北太平洋环流、印度洋环流、南大西洋环流、北大西洋环流这5个大洋环流命名,并在设计中与当地历史文化一一对应,比如在作品《北大西洋环流》中,以塑料做成的鲸鱼牙齿暗指亚速尔群岛历史悠久的捕鲸行业;《南太平洋环流》则是用以铭记曾经穿越南大西洋咆哮西风带这一危险通道的极地考察队们。

      无论是在牌子上标示椅子的出处,还是干脆以大洋环流命名作品,都是在明确这些材料的来源。其实,Studio Swine更想警醒世人—它们并非真的源于大海,人类才是这一切的发端。

工艺品《印度洋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