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a Matin被设计共和的主理人郭锡恩称为“东南亚隐藏最深的秘密”,从1990年进入印尼建筑界至今,Matin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完成了100多个与自然共融的建筑项目。他将传统的印尼建筑与当代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设计语言。
至品生活 撰文/编辑:李维娜 摄影:郭一@One+Studio
医生,不,还是建筑师吧
11岁的Andra Matin拎着水泥桶和乐高玩具,在自家的庭院里,浇筑了一座城。城中房屋、车道、河流一应俱全。这座花了三天时间建造的“城市”,Matin玩了整整一年,那时候,让他心心念念的是将来当一名城市规划师。
中学时,每个学生被要求做一份“职业倾向测试”,Matin的测试结果是“医生”和“建筑师”。“我害怕血,当不了医生,就建筑师吧。”Matin笑着回忆自己的职业选择。
如今,作为印尼最负盛名的建筑师之一,Matin的百逾件建筑作品散落在印尼各处,他也收获了多个由Indonesi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颁布的奖项,并在2012年作为首位受邀的印尼建筑师,参加了日本东京GA Gallery举办的Houses Projects展览。之后的每一年,他都会受邀参加这个展览,和世界各国的五六十位建筑师一起,展示自己最新的建筑项目。
让建筑更少地打扰自然
如何将传统与现代融合,让建筑与自然共存,是每个心怀责任的建筑师需要思考和面对的,Matin也不例外。
Matin回忆,他最爱的外婆曾住在印尼传统的吊脚楼里,远远望去,田地绵延,一栋栋深色的木头房子像飘浮在空中。吊脚楼选用当地木材建造,在外婆家所在的地区,通常近地面一层养殖家畜,上面一层才是人居的所在。屋子的每块木板之间都留有缝隙。置身在屋内,就像在一个神秘的城堡。小时候的Matin经常一个人躲在房间,享受着穿越缝隙拂面而来的自然风,也热衷于透过缝隙偷窥大人们的秘密。
他在万隆的一件建筑作品,灵感就来自外婆家,“从外部看,它就像传统的吊脚楼,但内部空间又相当现代舒适。”他认为当今建筑学应该考虑如何向传统学习,让传统真正的活着,同时又不失当代感。“对于空间、基础造型,我遵循传统方式。但传统附带了很多装饰,我在设计时,会进行简化。”
对于自然,Matin也有很多自己的思考,他采用的方式是:尽可能让建筑更少地打扰自然。比如,在一块住宅用地上,为了让树木全部保留下来,他想方设法地让房子于树木间腾挪,让光影在地板与墙面上跳舞。
好的建筑会触动你的心灵
翻看Matin的作品,会发现他大量使用混凝土这种建筑材料,他解释:“在印尼,污染很严重,如果我用纯色的建筑材料,比如白色或黑色,很快就脏了。混凝土是灰色的,它可以承受得更多。另一个原因,它是很有力量的材质,不需要任何装饰,因而显得很真诚。”
但是,他不是一开始就有这样的认识。大学就读建筑学时,教授告诉他什么是美的建筑,他看着一栋外表稀松平常的建筑物,不置可否。可是,当他走进这栋建筑物,瞬间被震撼到了。
“建筑对我而言,可以分成两种,一是你能看见的,二是你能感受到的。好的建筑往往是后者。优秀的建筑,也许看上去貌不惊人,但你身在其中,会感受到很多层次,材质、空间、光线、阴影。就像好的电影会触动你心灵,即便你离开影院,这种震颤依然久久存在。好的建筑也会存留在心中。”
就读建筑学没多久,在另一所大学任教日本语言学的姑姑建议Matin前往日本旅行,“我假装成一位日本人在这个国家转了两周,这两周,带给我这个印尼学生不可言喻的理念冲击。”毕业后,Matin参加了几个月的轮船游学,再次来到日本,这次他停留了一周。三个月后,Matin所在公司计划开启一次建筑之旅,“我问为什么不去日本,我可以当向导,他们接受了,于是我有了第三次日本之行。日本的井然有序、建筑线条的干净利落、空间光影的营造、建筑与自然的共处等,给了我很多启发。”他坦言,“也许我作品中的当代部分,很大程度上受到日本建筑的影响。”
成立自己的公司后,Matin特地花了六周前往欧洲,考察荷兰、西班牙、法国、瑞士等多国的建筑,然后回到雅加达。旅行对于Matin而言,意义非凡,他认为:“如果想成为一个建筑师,需要旅行,亲自去看。”有些美,横看成岭侧成峰;有些美,冷静克制中有一种生命力量。这些,都不是仅通过图片能感受的。他相信,每一个空间,都应该有它自己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