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首页对话英国艺术教父 | Michael Craig-Martin:寻常物也有传奇

对话英国艺术教父 | Michael Craig-Martin:寻常物也有传奇

近日在香港半岛酒店喷水池前,立起了一尊高大的鲜黄色钢质灯泡造型艺术装置,这是英国当代概念艺术领军人物迈克尔·克雷格-马丁(Michael Craig-Martin)的雕塑艺术新作《Bright Idea 2016》。克雷格-马丁创作的这些生动而拥有简单线条的“日常事物”,总是以不寻常的大小比例及出现的场景,颠覆着观者的既定观感并引发联想。
至品生活   采访/撰文:苏婷婷  人物拍摄:Henry Wong  场地及部分图片提供:香港半岛酒店

艺术界殿堂级人物
在当代艺术舞台上,活跃着以独特且极具争议性艺术理念闻名全球的达明·赫斯特(Damien Hirst),以及以极简肖像和均匀色块描绘现代生活图景的朱利安·奥培(Julian Opie),他们都有着共同的标签——“英国青年艺术家”(Young British Artist,以下简称“YBA”)。

就在赫斯特和奥培于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Goldsmiths, University of London)求学期间,导师克雷格-马丁对两人的影响颇大。要知道,在这家以激进的教育方式著称的学府里,克雷格-马丁率先打破了传统绘画、雕塑和摄影等学科之间的界限,迫使学生一开始就像那些挣扎在边缘的艺术家们一样,不得不面对当代艺术的永恒课题:如何在艺术创作中表达自己的个性,如何以艺术的方式展现自己对于世界的看法?在新的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青年艺术家,显露出了很强的社会生存能力和个人表现欲。

YBA一代的艺术家如今已成为英国乃至全球艺术市场的宠儿,他们在回忆起启蒙导师克雷格-马丁时,都掩不住兴奋地表示,是这位“恩师”在1973年创作的《一棵橡树》(An Oak Tree)装置作品,对他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件装置艺术是一个被高高放在展厅搁板上的盛着水的玻璃杯,在作品旁边的附文中,克雷格-马丁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宣称,不论外观如何,他已经把这杯水变成了一棵橡树。

克雷格-马丁于1973年创作《一棵橡树》装置作品

这件充满“概念性”的作品,被喜爱者赞为“最伟大的概念艺术作品”,克雷格-马丁为概念艺术开启了一扇门,他以最简单的形态和直白的方式展现事物的实质,留给人以无限想象空间,这也是他眼中艺术的象征。赫斯特在早期作品里频繁地使用日常素材——药盒、药丸等,以及奥培不断探索着日常生活中简洁的图像表达方式,皆受到了克雷格-马丁的影响。

克雷格-马丁就是这样一位对新晋英国艺术家影响深远、被誉为“英国艺术教父”的艺术家、教育家,,其作品受到世界各地多间知名博物馆收藏,包括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伦敦泰特美术馆、巴黎蓬皮杜中心,以及马德里索菲亚王后国家艺术中心博物馆,其大型艺术装置亦常设于伦敦拉邦舞蹈中心及卢森堡欧洲投资银行内。11年前,克雷格-马丁获选皇家艺术学院院士(RA);2000年他获颁大英帝国司令勋章(CBE);2016年获英女王封爵,表彰他对艺术界的贡献。

平凡事物见不凡
1941年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的克雷格-马丁,喜爱探索物件与影像之间的关系,擅长从符号及图画中构思出虚无的形态。从1970年代末起,这位曾以《一棵橡树》装置作品引起概念艺术世界惊涛骇浪的艺术家,却开始醉心绘画非常日常的物品,如耳机、手电筒、椅子、梯子、雨伞、手表、高跟鞋、可乐罐,甚至还有微不足道的灯泡及螺丝钉……每一幅画只画一件物品。“我先用铅笔在A4纸上绘画草稿,然后用非常细的胶带临摹到醋酸胶片上,去除一切手绘的痕迹。当时我不知道效果会如何,更没想到过这至今仍是我创作的重点。我的原意是令作品‘没有风格’,但这么多年下来,它们却成为了我的风格。” 

1990年代起,克雷格-马丁开始改用画布,并配以荧光蓝、绿和粉红等夺目的色彩,创作绘画、油画及大型钢制雕塑作品,每一件皆为名副其实的概念杰作,极度简洁地重现平常之物,却激发出观赏者不同的个人感受。2014年,克雷格-马丁在英国德文郡公爵(Dukes of Devonshire)的17世纪宅邸查兹华斯庄园(Chatsworth House)展出了12件大型粉末涂层钢材雕塑——巨大的锤子、雨伞及园艺叉等造型的单一色调“日常物件”,乍一看像是平面的作品,却以夸张的大小比例出现在庄园的草坪上,不失幽默趣味,令人以新角度思考这些寻常物品存在的意义。

2014年,查兹华斯庄园的草坪立起了一把巨大的雨伞钢材雕塑

“我极其不喜欢去定义艺术,亦不认同复杂的概念只能通过曲高和寡的方式来表达。艺术不分‘大’‘小’之作,每一个平凡的日子、日常微小而简单的事物,都有足够精确的力量去传递具有启迪性的艺术对话。”以克雷格-马丁的艺术思维来说,“最简单的物件也能充满标志性的意义”。

克雷格-马丁的创作风格和手法贯彻了近40年,如今年逾七旬的他还一直孜孜不倦地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创作。但有趣的是,40年间不断延续的创作题材——各种生活中的“平凡事物”,却在时代的变迁中变成了“历史的记忆”,“在我第一次画电灯泡的时候,我完全没料到有朝一日这一设计会成为历史,节能灯泡的出现淘汰了以往人们使用的老式灯泡。”

这位艺术界的“风云人物”,选取这些拥有功能性及曾带给人们日常便利的微小事物,用简明的线条和大胆的撞色,一次又一次地重现在人们眼前,“我们对它们太过习以为常,往往忽略了人类这些真正的需求,平凡事物承载着时代的故事。”

“黄灯泡”引发的艺术遐思
今年3月,克雷格-马丁把一件“时代的老朋友”带到了香港。夜幕低垂下的香港九龙尖沙咀梳士巴利道依旧是车水马龙、人流如织。坐落在主干道一侧、高耸的H形欧陆式石柱建筑物——香港半岛酒店,外墙投射着暖色调的灯光,将这幢有着89年历史的华丽建筑物映射得生机勃勃、灯火辉煌。无论是行色匆匆的商旅过客,还是热衷拍照留念的观光客人,此时都将目光驻留在酒店前庭的人工喷泉处,这里有一件高达四米的鲜黄色大灯泡造型装置。喷泉前的灯光聚焦在这个有着简约明快线条的“灯泡”处,古朴庄严的酒店大楼和这个现代感极强的艺术装置作品,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件以鲜黄色粉末涂层钢材制成的灯泡艺术装置作品《Bright Idea 2016》,是香港半岛酒店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合作呈现的公共艺术项目“艺术情牵半岛心”的焦点之作。借今年香港艺坛重头戏——第五届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开展之际,香港半岛酒店也宣布《Bright Idea 2016》装置作品亮相,克雷格-马丁在揭幕仪式前几天来到了香港。

“Bright Idea 2016”雕塑作品立于香港半岛酒店门前

与很多国际知名大牌艺术家的做派不同,克雷格-马丁没有过多的“经纪公司”成员陪同,甚至连助手都没有,几近只身一人就展开了他在“香港艺术周”期间的所有活动——作品发布会、接受采访、在香港大学的分享会及在香港会议会展中心的论坛等。“我是一个不太喜欢麻烦的人,如果有太多人簇拥在我身边,我会感觉不习惯,最舒适的方式是,我明确告知助手需要处理的二三事……”克雷格-马丁用手比画出一个“Ok”的姿势,“然后,助手就可以‘消失’在我的视野里了。”

克雷格-马丁接着解释,就如同本次在半岛酒店展出的《Bright Idea 2016》,前期在伦敦工作室内制作好的装置作品,无论是抗风能力还是稳固的立地性,前期都进行了缜密的思考和细致的设计,方可运至香港展出。“我的助手唯一需要做的事情,也仅是站在半岛酒店的喷泉前,告知施工人员——‘好了,完成了’,那么我认为没必要让他专门来香港一趟了。”克雷格-马丁笑着说道。他的性格,一如他作品下的形象,没有过多的拐弯抹角,简单而明朗。

克雷格-马丁以极为简单的钢制线条和艳丽明亮的黄色,勾勒出了一件日常最普通,甚至是在高科技进步时代已经渐渐被人淘汰的旧式“电灯泡”形象,在白天装点着古老而有历史感的欧式酒店建筑,而到了夜晚在周边射灯的映衬下,自身似乎发出了光芒,颠覆了观者对“灯泡”形象的既定观感,此刻的黄色大灯泡,正在挑逗、激发着人们关于艺术的各种维度的遐思。


专访迈克尔·克雷格-马丁(Michael Craig-Martin)

你曾经的作品以黑白为主,后来为什么加入彩色运用?而且,你对色彩的运用非常独到,常常使用夸张的配色,你如何开发色彩的无限可能性?
 颜色是既定存在的,它并非我个人“创造”出来。我早期的雕塑作品——概念文本,大多以黑白来呈现,到后来开始了墙壁图画、霓虹灯的艺术创作,我尝试将既定的色彩加入到人们既定观念里的事物里,但改变的是“游戏的规则”,我把人的眉毛和唇用荧光黄来标识,人脸变成了蓝色,雨伞进行了绿色的涂色,而小提琴则变成了鲜红色……在运用颜色上,我拥有极大的自由度,我相信当人们接收到打破他们既定认知的颜色搭配时,会停留,会联想,会忍俊不禁,巧用颜色,使平平无奇的物件也变得有趣了,不是吗?

很多人对于当代艺术持有“不可知论”,认为看不懂的就是当代艺术,而你都从日常小物件出发,创作出改变物体本身观感的艺术作品,你如何解读艺术走进生活?
拿音乐来举例吧,你可能并非能听懂贝多芬、巴赫、莫扎特和肖邦,但是你们家里应该还是会有这些大师的作品集,又或者你在不同的影视作品中会“偶遇”这些音乐家创作的旋律,那艺术为什么只能待在博物馆和美术馆里,让你紧锁眉头地去“研究”和“理解”呢?曲高和寡并非艺术的初衷。所以我用艺术的表达方式将日常小物“再创作”,为的是观者能发出会心的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