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首页探索西南艺术的可能性

探索西南艺术的可能性

八月 10, 2022

6月30日,成都复星艺术中心正式开馆。这座位于成都高新区交子公园商圈的艺术中心,开幕之前便已颇受瞩目。Noblesse特别专访了复星艺术中心及复星基金会主席王津元和建筑师青山周平,共同探讨这个西南艺术新地标的未来。

策划/采访/撰文:何敏 人物摄影:黎朗(青山周平)、郭一@Studio One+(王津元) 妆发:夏殷(王津元) 图片提供:成都复星艺术中心

 

复星艺术中心及复星基金会主席王津元和建筑设计师青山周平

 

成都复星艺术中心夜景

 

成都复星艺术中心于近日正式开馆,这座全新的艺术中心位于成都高新区复地金融岛上。如果从高空俯瞰,可以看到金融岛被成都母亲河锦江环绕,对于成都这样的内陆城市来说,这种环岛非常少见。

岛上高楼林立,业态丰富,是成都除太古里-春熙路商圈外的新晋城市中心,距离机场和成都市中心都只有20多分钟的车程。而成都复星艺术中心更是有着绝佳的地理位置,从艺术中心场馆望出去,氤氤氲氲的江景
再现了成都的诗情画意。

成都复星艺术中心的建筑空间分为地上三层和地下一层,总面积近2,000平方米。艺术中心由日本建筑师藤井洋子和青山周平联合创办的B.L.U.E. Architecture Studio设计。建筑与室内设计均运用了代表成都特点的
竹材质与现代感十足的金属材料,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艺术中心一层由咖啡厅、艺术品商店、售票厅以及部分展厅共同构成;二层和三层为完整的展厅空间;顶层的公共区域由户外露台和吧台组成;B1层则同时具备多功能展览馆、公共教育活动空间等多种用途。

 

一层大厅咖啡厅CLOUD Cafe

 

6月30日,成都复星艺术中心的开馆展“青山周平——看不见的生活”开幕,并宣布场馆于成都正式落成。“看不见的生活”是青山周平自2014年工作室成立以来举办的首次个展,展览分为三个篇章:“共同体的机制”“城市寄生家具计划”“偶然与不控制”,涵盖文本、模型、实物、装置艺术等多媒介作品,全景展现了青山周平对“建筑师”这一角色的思考,以及对于人与人、人与城市、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与探索。

 

为什么是成都?

成都复星艺术中心是继上海复星艺术中心之后对外拓展的第一座场馆。上海复星艺术中心自2016年开幕,就一直是中国当代艺术圈颇受瞩目的艺术机构。无论是由传奇建筑师托马斯· 赫斯维克(Thomas Heatherwick)设计的艺术中心建筑“会跳舞的房子”,还是开幕以来举办的一系列国际艺术家大展,如草间弥生、朱利安· 奥培(Julian Opie)、亚历克斯· 卡茨(AlexKatz)等,都为上海观众带来极富视觉冲击力的观展体验。

早在几年前Noblesse采访复星艺术中心及复星基金会主席王津元时,就听闻她在规划北京、成都等地的复星艺术中心。那么,为什么会将复星艺术中心的首次外拓定于成都呢?

 

          

王津元于上海复星艺术中心天台,手持宫岛达
男设计的透明伞

 

王津元表示:“成都有着非常丰厚的艺术土壤,思维特别活跃。同时,复地集团早在10年前就启动了成都金融岛项目,在当时的整体规划中,就已规划了艺术场馆。经过这么多年的建设,金融岛在住宅、零售、办公等方面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艺术中心的开幕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据王津元介绍,复星艺术中心规划了几条展览脉络,第一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家,比如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托马斯·萨拉切诺(Tomás Saraceno)等;第二是中国的中生代和新生代当代艺术家,如杨福东、邱黯雄、张鼎等;第三条脉络则是建筑和设计类展览,比如2021年举办的安藤忠雄大展。未来,这三条展览脉络也将延续到成都复星艺术中心。

艺术中心将挑选优质的国际知名艺术家展览巡回至成都馆,如下半年即将开幕的美国艺术家亚历克斯· 伊斯雷尔(Alex Israel)大展。另外,因为成都本地有着特别活跃的艺术土壤,未来成都复星艺术中心也将举办更多基于在地文化的展览。目前,王津元已经邀请翟永明担任策展人,策划著名当代艺术家何多苓与毛焰双人展,呈现两位艺术家不为人知的、除了绘画以外的艺术创作,这一展览计划将在明年呈现。除此之外,未来成都复星艺术中心还将辐射出更多的文化项目,比如文创集市、音乐节、电影节、文艺论坛等。

 

为什么是青山周平?

成都复星艺术中心的建筑由青山周平和藤井洋子创办的B.L.U.E.Architecture Studio担纲设计,开馆展也是青山周平的个人展。人们不禁会问,为什么会选择青山周平?

王津元表示,其实复星艺术中心与青山周平的合作由来已久,早在上海复星艺术中心的筹备阶段,日本著名艺术家宫岛达男设计的装置艺术作品《数字空中花园》的落地执行,就是由青山周平的团队承担的。

青山周平这位“80后”日本建筑设计师在微博上有80多万的粉丝,他在北京的胡同里居住了十余年,对中国有着非常深入的了解。在王津元看来,邀请青山周平来担纲建筑设计,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复星艺术中心的定位不是单纯的美术馆,而是以艺术为中心,辐射综合文化艺术内容。同时,建立面向年轻人的文化与艺术环境,也是复星艺术中心的核心发展方向之一。而青山周平一直以来都非常关心面向未来的人、城市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与复星艺术中心的定位非常匹配。

 

青山周平于三层展厅

 

青山周平在接受Noblesse采访时表示:“很多年前,我第一次去成都,走访成都的一处建筑工地,当时看到挖土机挖出的土壤是红色的,这是土壤肥沃的象征,在其他地方很少见到。作为一个建筑师,我被这种强烈的视觉刺激所吸引,一片极其肥沃的土壤,这是成都留给我的第一印象。”蜀地的肥沃土壤、丰富物产、宜人气候滋养了成都人追求生活情趣、热爱自由、乐天知命的性格。艺术与生活高度互融互渗,也成为成都艺术与文学创作的特质之一。在青山周平与成都年轻一代的深入交流过程中,他进一步发现了成都人的性格特质:“他们热爱生活,不急不缓,擅长打破常规,忠实于自己的想法。”

这些感受也被青山周平在设计中一一表达出来,比如坐落在大厅中央的售票中心,青山周平对其进行了最大程度的开放性设计,以获得更多的自然光照。同时,通过将代表成都本土文化的竹材料与各种金属按照随机的比例进行搭配,打造出多材质混搭盒子的效果。这一空间的功能也十分多元,不仅是售票,同时也兼具咨询、咖啡厅的功能,以此来回应成都人生活态度中的“随性”与“融合”。

通常,为了保证展览效果,美术馆空间需要进行全封闭设计。但青山周平在勘查场地时发现,通过原有建筑的落地窗,可以遥望一江之隔的繁荣的城市景象,这种蓬勃的氛围激发了他保留三层落地窗的想法。尽管这样的处理方式会对展览陈列的自由度产生一定影响,但经过再三探讨与研究,建筑师最终还是决定保留落地玻璃窗,让艺术中心的室内空间得以透过落地窗开放给整个城市,而城市景观也由此来到场馆内部,化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就像成都的在地文化那样,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也希望能打破一些固有的规则,寻找生活新的可能。”青山周平说。

 

成都复星艺术中心三层展厅;三层展览

 

看得见的建筑表达“看不见的生活”

青山周平是一位思维敏捷、工作效率极高的建筑师。当得知自己的个人展将作为成都复星艺术中心的开馆展时,他只花了一天时间就拟定了展馆一至三层的内容结构,并且将展览

主题定为“看不见的生活”。人类历史从古代发展到现在,每个时期人对建筑的需求差别并不大,人自身的身材尺度也没有太大的改变,但从古至今,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建筑形态差异却很大。在青山周平看来,建筑往往能很准确地反映时代的氛围和同时代人的欲望。他的设计工作有两个重要的出发点,一为建筑所在土地的基本信息,而另一个则是时代的信息。时代的信息往往是隐性的,需要每个建筑
师自己去感受与捕捉,而这就是他期望表达的“看不见的生活”。十余年前他从日本来到中国,选择居住在北京的胡同里。老北京的胡同最早起源于元代,经历了700余年的变迁,保留了各个不同历史阶段人与
城市互动的印迹。比如人们在胡同里行走的时候,当需要腾出手系鞋带时,会很自然地把包挂在树上,青山周平将这种城市的结构称为“凸起物”,是人与城市进行互动的很重要的途径。当代的建筑,比如北京国贸一带的建筑群,建筑的表面变得越来越光滑(青山周平称其为“平滑城市”),凸起物越来越少,相应地,人与城市的互动变得越来越少。那么,问题来了,这是不是一种更美好的城市?

当人们被越来越平滑的城市系统所规范,当时代进入信息社会,人们通过0与1的计算机语言与逻辑竭尽全力发展人工智能,人类的逻辑与理性被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状态,作为一个有人文关怀的知识分子,作为建筑师,他创作的建筑空间是不是应该去启发人性中动物性(或者说感官性)的那个部分?

青山周平将自己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探索都表达于自己的建筑实践中,并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与内容展示在本次展览中。

展厅一层主题为“共同体的机制”,通过文本、图片与模型展示青山周平在工作室成立的8年间所做的一系列代表项目。探索在现今这个时代,群体的公共空间可能呈现的形式。

展厅二层主题为“城市寄生家具计划”。代表私人空间的家具如桌子、椅子等寄生于城市公共空间中的楼梯、电线杆、路灯等建筑部件之上,变成一个私人生活的场景,“消失的生活”从私密空间向城市蔓延。

展厅三层主题则为“偶然与不控制”,通过手工艺的方式尝试打破建筑师理性的、具有控制性的设计,故意让建筑陷入“失控的状态”,探索“失控”与“控制”之的平衡点。这一板块主要由4件作品构成,皆按照1:1比例再现与此主题相关的4个建筑项目。

第一件为北京木木美术馆钱粮胡同馆的金属板外墙。这个馆在青山周平改造之前为隆福寺职工食堂,青山周平设计了矩形的金属板外立面,皆由工人以手工打造出镀锌钢板的凹凸面,形成层次不一的反光立面。

 

“每一个时代都有独特的时代氛围和生活方式,有些是看不见的,有些因某种原因从城市空间中消失。建筑师的工作就是把这些看不见的或消失的生活,通过空间的形式展现在当代环境中。”

——青山周平

左侧为“失物招领”生活提案店中的木头展示墙1:1模型,右侧为木木美术馆钱粮胡同馆的金属板外墙1:1模型

 

第二件为杭州天目里的“失物招领”生活提案店中的木头展示墙。这面展示墙全部由青山周平的团队和人在现场手工堆叠而成,材料来自家具生产中的废弃木料,不仅是店内视觉的焦点,也可作为展示物品的功能性墙面。由于废弃木料尺寸不一、状态不同,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无法依赖电脑出图,只能用实物进行现场堆叠,边实验边成形。

第三件是甜点品牌“味从山海”在秦皇岛阿那亚的新店外墙。青山周平的设计从店铺所处的自然风土出发,想象身处辽阔的天地河海之中,人也像是沙滩上的石头。外墙上的4座看上去仿佛天然形成的巨形石块造型,先是通过手工(而非电脑设计)做出1:1泥塑模型,再用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GRC)根据泥塑模型浇筑形成。建筑师主动放弃了对建筑形态的全面掌控,而是用“手”来思考,逐步实现混凝土巨石的自然形态。

 

“味从山海”阿那亚新店外墙石块1:1模型

 

第四件是青山周平设计的“盒子”共享社区。他在展厅现场1:1还原了5平方米的盒子。一个盒子就是一个人的居住单元,400个盒子构成一个共享社区。这一共享社区的设计灵感来自青山周平长期居住的胡同。在胡同里,他发现家的各种功能并非都在家里完成。对于胡同里的居民来说,胡同中的菜市场就是厨房的延续,路边放置的长凳和旧沙发让胡同变成客厅的一部分,整个街道被当作自己的家庭一样自由使用。“家是小的城市,城市是大的家”,青山周平认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建筑师莱昂·巴蒂斯塔·阿尔伯蒂(Leon Battista Alberti)的这一名言,是对这一理念很好的佐证。随着亚洲“一个人就是一个家”的独居模式越来越多,共享社区是否会成为未来年轻人的主流社区模式?

在青山周平看来:“每一个时代都有独特的时代氛围和生活方式,有些是看不见的,有些因某种原因从城市空间中消失。建筑师的工作就是把这些看不见的或消失的生活,通过空间的形式展现在当代环境中。”作为一个建筑师,他对这些“看不见的生活”充满热望,并且期待自己能营造出比今天更美好的城市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