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首页病榻下 杯酒间

病榻下 杯酒间

二月 02, 2016

“健康”在我这个年纪,已经变得可遇而不可求。前不久,我与肺炎谈了场轰轰烈烈的“恋爱”,缠绵于病榻的现实,更迫使我去思考,继而写一篇文章,来谈谈葡萄酒与健康之间的联系。撰文:杰西丝·罗宾逊   翻译:高翰   编辑:苏婷婷

        有一部分医学工作者坚持这样一种看法,即任何形式的酒精饮料都有损健康,不管是健康的人,或是身体已经抱恙的人,在他们的生活中都应极力避免饮酒。我相信,持上述态度的人不会是本文的读者。

        在不算遥远的过去,也就是不足一个世纪之前,葡萄酒被视为祛病的甘霖。譬如托卡伊、康斯坦提亚甜酒,都曾向世人显现过它们神奇的疗愈功能,并因此名垂史册。在 20 世纪初,不少医生及助产士鼓励孕期妇女饮用黑啤,目的在于补充体内铁质,避免贫血;而康复期病人则被建议饮用波特酒。过去有段时间,澳大利亚的进口葡萄酒几乎全数为滋补酒,所谓滋补酒,实际上指的就是那些口感强劲且带有甜味的葡萄酒。

        时至今日,伦敦市内最有名望的私人诊所——伦敦医疗中心(The London Clinic),依旧为前来诊疗的病患提供葡萄酒,诊所的专用酒单会随菜单一同呈现给来访者。我猜想,这些病患中一定不包括酒精依赖症患者,酒单估计是为那些喜欢与葡萄酒为伴,特别是喜欢在进餐时小酌片刻的病患们准备的。

南非康斯坦提亚(Constantia)产区

        随着病程的推移——先是重感冒,之后流感,最后转向肺炎——我意识到自己对于葡萄酒的需求日渐寡淡。在过去的人生里,几乎每一天,我都会以专业方式品鉴葡萄酒,夜晚喝那么几杯,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可是最近因为身体欠佳的缘故,我发现自己竟然有四天是完全没有食欲的,对葡萄酒也彻底绝了念想。这种感觉太奇怪了,在很大程度上我怀疑,夺走杯中之物的罪魁祸首不是别人,正是我的鼻子——极端严重的鼻塞,使我什么也闻不出来。

        幸运的是,没有多久我就恢复了嗅觉,迅速返回了再熟悉不过的那个世界。我立刻扔掉了搁在卧室里的羊角面包,它的气味变得很糟糕,与此同时,我还挑剔起了别人送来的花束,不同种类的花卉挤在一起,香气显得突兀。

        又过了些时候,胃口随着嗅觉一起回来了。颇为惭愧的是,我依然需要24小时卧床,不管我的心里是何等的思慕美酒,是何等的饥渴于一瓶上等气泡酒。记得前几次生病时,也曾经历过同样的饥渴。香槟似乎拥有令人恢复元气的神奇力量,并且清新易饮,是很不错的选择;喝红酒的话,一旦不小心溅在床单上,反而会带来额外的负担以及负罪感。或许在潜意识里,我如此挣扎地抉择过。 

        曾有医生建议路易十六以勃艮第葡萄酒代替香槟,作为病中饮用的葡萄酒,但这位法国国王固执地选择了后者。原因兴许在于,香槟给人的感觉始终有别于一般葡萄酒吧?那些从杯底升起的嘶嘶作响的气泡,能将我们的感官自麻痹状态唤醒,迅速地回过神来,甚至有那么一瞬间,会让我们产生错觉:是自己在杯中投下了一粒饱含营养素的泡腾片。而说到气泡酒,于我而言,目前最应景的选择莫过于一系列品质出类拔萃的弗朗齐亚柯达气泡酒(Franciacorta)。既然重新感受到对于葡萄酒的饥渴,我想,不如就用它们来庆祝这一值得纪念的时刻。

藏红花

        咳嗽、喷沫的状态维持了一段时间,体能终于恢复,我也可以下楼去厨房用餐了。颇为吃惊的是,我发现自己对于波特酒的着迷程度远远胜于往日(好吧,从香槟转到波特,跨度的确大了一点)。

        波特酒拥有香膏般浓郁的质感,以及富有穿透力的香气,它就像最顶级的咳嗽糖浆一样,浸润了我那痛楚不堪的喉咙。在接近两周的时间里,我放肆地享用各种类型的波特酒,诸如品质出众的茶色波特酒、色泽深紫的年份波特酒等。原本我就有先喝一般葡萄酒、后喝加烈酒的品鉴习惯,而眼下整个人恹恹的,波特酒的高酒精度带来威慑力,在此时的表现又似乎比以往来得更为强烈。

        其实有不少葡萄酒都具备药用价值,较为知名的一种是巴罗洛奇娜朵(Barolo Chinato),它是一种以特殊的加烈型巴罗洛葡萄酒为基酒,浸泡多种树皮和草药制成的药酒,可用来治疗发烧及多种流行性疾病。在瑞士瓦莱州,当地人习惯以原生葡萄品种白玉曼(Humagne Blanc),浸泡肉桂、藏红花、牛膝草之类的草药,供待产的妇女饮用,据说对于强化体质有非常好的效果。

        总体来说,酒劲更强、口感更甜、草本含量更为丰富的葡萄酒,其药用价值表现得尤为明显。一个人若是在病中感觉到自己很想喝酒的话,则可以解释为,好转的迹象开始出现。尽管不想这样说,但是在最后,我还得补充一句:小病是福。生病也算是人生的乐趣之一吧。 

杰西丝·罗宾逊 (Jancis Robinson MW) 

少数享有国际声誉的葡萄酒作者与酒评家,有“葡萄酒界第一夫人”之称,其著作《世界葡萄酒地图》(The World Atlas of Wine)被誉为“葡萄酒的《圣经》”,所创的“JR评分”也是世界上公认的葡萄酒三大评分体系之一。作为第一位非葡萄酒商而获得“葡萄酒大师”(Master of Wine)荣誉的酒评家,《今日美国》(USA Today)曾评论她“其谈话令葡萄酒世界为之屏息”,她还在2003年荣获大英帝国勋章(OBE)。目前其个人网站已拥有全球70个国家的订阅者,可通过JancisRobinson.com及worldatlasofwine.com阅读她的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