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首页皮肤之下vs机器之间

皮肤之下vs机器之间

三月 07, 2022

人机关系自关于机器人的构想诞生至今,一直缠绕在人类对过去与未来的辩证想象中。今天,人类在高度信息化的时空中,已成为机器中“一个有意识的连接”。近期上海昊美术馆的展览“皮肤之下,机器之间”,对人机关系展开了一场富有想象力的探索。
采访/撰文:何敏   图片提供:昊美术馆

乔恩·拉夫曼,《Facials I》,2021,录像,尺寸可变,Courtesy of the artist

进入上海昊美术馆一楼展厅,迎面而来的是一幅巨大的投影,一些看起来像是真人的脸部影像不断变形、重叠,仿佛一层层的人脸皮肤互相渗透、转换,给观众带来巨大的诧异感——这是出生于1981年的艺术家乔恩·拉夫曼(Jon Rafman)首次展出的新作《Facials I》。他将3D成像技术打造出的真人造型进行360度扫描,然后展开到二维平面中,再对部分展开后的头部纹理进行创作,并对图像进行电影和游戏中常见的特效分解式的动画处理,呈现出一系列“既熟悉又陌生”的人脸皮肤形象合集。

帕奎硬件,《育》,2021,玻璃、不锈钢、织物、金属支架、硅胶,装置,尺寸可变

入口处,立陶宛艺术家组合帕奎硬件(Pakui Hardware)的作品《育》则将美术馆现场转化为孕育新生命形态的温室。由轻柔的肤色幕布分隔出三组柔和的雕塑空间,幕布内血红色的玻璃器皿令人联想到实验室试管承载的某种生命体,隔着皮肤一般的幕布,观众仿佛听到了玻璃“心脏”跳动的声音。

“皮肤之下,机器之间”展览现场,图为尼古拉斯·拉马斯作品

这两件作品在展览入口处就吸引了观众的目光,并且直观地将展览主题——“皮肤之下,机器之间”表达出来。“人只是在其表面称之为人,去掉皮肤解析,人瞬间成为机器。”当出生于19世纪的法国作家保罗·瓦莱里写下这句话的时候,可能还无法料想人类在21世纪将进入一个如此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人类已被真实地纳入了机器系统之中。

人机关系从“机器人”这一概念诞生起,就成为人类科学与伦理世界的核心命题之一。一方面,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正走向“去身体化”,关于我们身体、行为的一切皆可以被抓取、被计算,变成数据,而身体、有机体的生物属性不断“退位”。另一方面,机器则在“具身化”,也即不再只是被其物理形态所局限,而是化身为“可操作”“可计算”进而“可思考”之物。正如本次展览策展人付了了在接受Noblesse专访时所说:“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正在高度互渗,此时,艺术可以有何作为?”

雷维托·科恩与图尔·范·巴伦《不朽(电路文档)》,2012,高清有声录像,8分钟,尺寸可变,Courtesy of the artist

在展览动线设计上,策展人有机地将“皮肤之下”和“机器之间”两个概念平行连接。穿过乔恩·拉夫曼的大型录像作品,可以看到艺术家组合雷维托·科恩与图尔·范·巴伦(Revital Cohen and Tuur Van Balen)的作品《不朽》和琳恩·赫什曼·李森(Lynn Hershman Leeson)的作品《无限引擎》,从不同角度讨论了关于物理“永生”的议题。《不朽》通过将心肺机、透析仪、婴儿保温箱、呼吸机和术中自体血回输机相互连接,形成液体和空气循环,来模仿生物结构。启动后,这些器官置换仪器以精密的编排循环运行,通过电脉冲、氧气和人工血循环为彼此提供生命能量。艺术家借此构建了一个关于永生的图示。而在录像装置《无限引擎》的叙事空间中,器官能被制造和储存,失去的四肢能够由内而外再生,皮肤能用喷墨打印机打印出来,人类的寿命可以长达130岁……

尼古拉斯·拉马斯(Nicolás Lamas)的作品《非线性历史》则通过随机抽取不同时间与空间中的证据碎片,将其重组成一张复杂的档案网络,呈现在观众面前。一系列考古挖掘出的骨骼、考古学与地质学中的各种结晶矿物,与电子元件、3D模型等现代化产物重组形成综合体,以及由过时的复印机和古代雕像的复制品并置产生的系列作品,指引人们思考依赖“理性”诞生的逻辑世界与时间的冲突和对抗。

付了了说,作为身处中国最重要的科技园区——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艺术机构,昊美术馆想要邀请观众共同来思考这些问题:我们如何触摸机器?机器何以思考我们?面对这一错综复杂的技术现实,艺术应将其实践放置在何种位置?

因而,展览也在现场设置了一个环境装置作品——《未来过去式平台》,由fabric | ch为展览特别创作。它既是展览作品,也为以上讨论提供了一个观察或参与讨论的空间;同时,装置内的传感器会尽可能多地记录不断变化中的展厅,并将数据储存在“未来过去式平台”的服务器上,成为一件不断生长中、记录虚拟与真实世界的作品。

| 皮肤之下,机器之间

时间:2022年1月15日至4月24日
地点:昊美术馆(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