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首页能变成箱子的屏风

能变成箱子的屏风

一月 24, 2022

古人也有“户外用品”,而且精巧之极。最高端为一类“变形”设计,一件器物能在不同器型之间来回变形,满足不同功能,由此形成一器二用,便于携带,便于收放,也便于使用。
撰文:孟晖    策划:何敏

我们都很熟悉屏风,它既具有装饰性,可以作为陈设,营造氛围;又具有实用性,灵活地分割空间。往昔,曾经有一类特殊的屏风,舒张开来是一道屏面,折叠起来却能形成箱匣,神奇不神奇?原来是能人巧匠们给屏风附加上收贮功能,形成一种特殊的器具——箱式屏风。此类独特的箱具能够在屏风与箱匣之间来回变身,实际上是古代的“户外用具”之一,满足讲究人儿优游山水或外出旅行之所需。

清人毛奇龄《西河词话》中记载,当时的一位名士吴兴祚亲自设计出一款“三折屏风”,便是一架机巧的屏箱合体式野游用具。这三扇屏风能够依照主人的心意,将其中任意一扇的屏面显露在外,作为显示在众人眼光中的外面,而将其他两扇叠藏在后。更大的机巧处则是:右、中两扇为正常的薄板屏面,一扇表现“垂帘观剧”的画面,另一扇上则绘有山水人物,然而左边一扇却是带有一定厚度的一架多宝格。

清任熊《戏赌缠头开钿局》(现藏故宫博物院)

在那座利用扇屏形成的多宝格上,布满了大小不等的格子,其中依次盛放笔墨纸砚、书册、画卷、棋具等文人离不开的文房雅物,以及手炉、烫酒炉、煎茶炉等旅行和野餐所必需的用器,此外还有提壶、酒盏、碟筷等宴饮器具。格子的大小按照所盛物品的规格定制,不仅富有形式感,也节省空间,而且有利于固定所装器物。

所以,名为三折屏风,实际上是一只用于盛装旅途必备用品的长方形高箱。但是,一旦将相连的三扇屏面展开,立置于野地里或者寺院空庭等任何一处地方,都可以为宾主挡风遮阳,而且立刻划分出一块半封闭半开放的空间,在心理上营造出“社交空间”的暗示,将宾主饮酒赋诗的场所与周围环境加以不完全的区隔。

如果把三扇屏风紧密收叠在一起,右、中两扇屏面则俨然如同双层的挡板,结实地罩盖在装有各种器物的多宝格之外,形成有双层箱盖的一只长方形扁箱,显然,格中诸器也就不会在搬运途中散落。多宝格中则分门别类盛装了士大夫野游时不可或缺的一切零碎用品,从吟诗所用的文房、诗韵匣,到饮酒品茗时上阵的小炊具、餐具。

吴兴祚监制的大型屏箱虽然没有流传下来,不过,类似的文物却不难见到。如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一件“清竹丝缠枝番莲多宝格圆盒”,是把一件圆柱状盒依对角十字线分成四瓣,四瓣之间以活轴相连。于是,利用活轴,四瓣盒体可以拉展开来,并排而立,宛如一道小屏风;也可以反向回转,以圆形筒壁的一面聚拢在一起,将盒内所设的多宝格展露在外,这样便俨然呈现出一座长方体形状的立体多宝格。需要搬移的时候,则把四瓣盒体转回为合拢的圆筒状态,如此就是一只圆柱状闭合小箱,箱内的盛物被安全保护起来,供人随意提携。四瓣盒体的内部均制成形式不一的多宝格,其中摆满珍贵玉玩。同时,盒体底部以中心的支柱为轴,还安有一只扇形小抽屉。总之,这是一只“便携式珍玩箱”,专门为清代帝王外出行幸之时携带其喜欢的小玉件而制作。

显然,对于如何把折叠屏风转化为旅途专用箱匣,中国传统是独有心得的。今天,我们都了解路易威登当年以“个性化定制”的旅行箱出名,却不清楚在中国历史上为户外所需而精心研发出来的特制箱匣有多么精巧。

| 孟晖:专栏作家,著有《中原女子服饰史稿》、长篇小说《盂兰变》及随笔集《潘金莲的发型》、《花间十六声》、《画堂香事》、《贵妃的红汗》。(menggr@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