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首页雍正宫室满幽香

雍正宫室满幽香

十一月 03, 2021

雍正是一位严厉专制的皇帝,但他还有另一面:趣味优雅,喜欢各种精美的“御制单品”,亲自设计身边使用的家具与用件,热心打造生活品质。
撰文:孟晖   策划:何敏

做皇帝之余,雍正是个兴致勃勃的业余设计师。他这位至尊有点特别,喜欢时时刻刻生活在香气中,于是,各式各样散香的香器便成了皇上设计活动中的要紧一项,时不时地就想出个点子,派太监把他的意图传达给造办处,由造办处的匠人照样制作出来。

像绣花香袋,一般人都是佩戴在身上,雍正却喜欢将它们吊挂在半空,照明书灯的背侧、放置冠帽的帽架内部,这些容易忽视的小角落都被他开发成安置香袋之处。雍正五年(1727年),造办处曾遵旨做得高七尺的“紫檀木画片六角大座灯一对,上随香袋十二挂,珊瑚琉璃珠缨络香袋六十个”,也就是说,这两架落地灯的每个灯角都挂一条香袋的络子,每条络子串有五个香袋,每个香袋均缀着用珊瑚珠和玻璃珠编结成的网络式垂穗。

不仅如此,雍正还独创出专门吊挂香袋的架子与挂杆,前者置于几案上,后者则戳在地面上,挺立而起。雍正五年,造办处照他的意思做了几个挂香袋的架子,高的二尺上下,矮的为一尺三四寸,竟是以寿山石为基座、玳瑁为边框,架着吊香袋的象牙横梁。落地挂杆在清代叫作“挑杆”,雍正八年做了一对挑杆,乃是紫檀木座、黑漆立杆,杆顶为象牙雕的夔龙头,染成红绿色泽,由龙口衔住长串的香袋。为了些个香袋动用这么珍贵的材料,真让我们普通人感叹啊!

吊挂在这些特制架子、挑杆上的香袋自然也非凡品,由绣匠精心绣制,一套套地串成长络,大多加有铜镀金的宝盖,宝盖周缘还带一圈珍珠编成的网式垂穗。然而,已然华美到这个地步,雍正还嫌不过瘾,他设想出了“象牙透地香袋”。这种硬质材料制成的香袋,成品近似一个扁盒,由对称的两扇盒身组成,盒身上全部为镂空花纹,以便香气透散而出。盒身的下端装有活轴,让两扇盒身开合自如;顶端则在两扇的边缘上均安一鼻环,把一条丝穗从这一双鼻环中穿过,香袋便可以吊挂起来。

清佚名《雍亲王深柳读书堂十二美人》之一(现藏故宫博物院)

在雍正的意图中,象牙香袋有两种可以随时互换的用途,其一是装入绫罗制的香袋,一旦袋中香气淡了,自是更新方便;另一个用途则是“盛鲜花用”。在此,雍正展露出他用香习惯中的一个倾向,那就是格外热衷于花香,希望尽可能地用鲜花代替伽楠之类的香料。因此,在其天子生涯中,雍正始终着迷于设计适合堆放鲜花的香器款型。圆明园“莲花馆一号房内”陈列的两架书格,在雍正看来缺少装饰陈设品,他就下令做一些“书式匣子”放在书格的各个“隔断”里,在这些匣子中则放上若干“马尾织作、盛香花的器皿”。

因此,这位在朝政上刚毅到严苛的君主,私下却非常用心地让自己生活在芳香回荡的环境中。站在宫室的不同位置,就会闻到不同的香韵。于宝座上盘膝而坐,首先体会到座侧高几上送来的最鲜明的前调,接着有来自附近书架上的含蓄悠远的中调,然后是进门处大挑杆那里飘出的富有后劲的尾调。一旦换个地方,改坐到暖阁里,宫室内随机形成的香韵便悄然变化,前调中调尾调云云展现出新的组合。

因此,可以说,雍正是把自己的宫殿精心营造成一座合香室,然后在其中无比严肃且充满激情地处理政务,君臣奏对也好,批奏折时动辄挥笔千言也好,都是在微妙变幻的香韵中展开。这算是天子级别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吧。

| 孟晖:专栏作家,著有《中原女子服饰史稿》、长篇小说《盂兰变》及随笔集《潘金莲的发型》、《花间十六声》、《画堂香事》、《贵妃的红汗》。(menggr@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