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首页张昊辰,古典音乐中的小王子,却要站在潮流背后

张昊辰,古典音乐中的小王子,却要站在潮流背后

张昊辰身上有种矛盾的和谐,他可以用华丽的技巧演奏李斯特最难的篇章,却从不炫技;他热爱勃拉姆斯式的深沉与内敛,却不拘泥于前人的创造,而是一直以饱满的激情不懈探索古典音乐真正的当代表达。


至品生活  采访/撰文:苏欣  人物摄影:Benjamin Ealovega

钢琴家张昊辰

      如果没有看过张昊辰的现场演出,会有点难于将眼前一副少年模样的他与他的演奏完美地结合。他有着灿烂的技巧、澎湃的激情,但即使演奏李斯特最难的篇章,也从来都是张弛有度,毫不炫技。他强大的控制力,以及隐藏在深沉、内敛背后的丰沛情感与深刻体悟让你无法相信他只有二十几岁,无怪乎会得到著名指挥大师马泽尔的极高评价:“这个年轻人的演出非常成熟,他将以荣誉捍卫古典音乐的尊严。”

      在张昊辰的成长之路上,这样的赞誉之声从未间断。5岁举办钢琴独奏会;12岁在第四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青少年音乐比赛上斩获钢琴冠军;15岁成为著名音乐学府柯蒂斯学院当年唯一录取的中国学生;19岁又成为业内极具权威分量的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历届冠军中的第一名中国人……

      如今,张昊辰每年会在全球进行七八十场演出,采访当天,他刚刚结束在瑞士的演出回到美国,但仍然极为认真地对待每一个问题,并未因刚刚结束长途飞行而对眼前的事务有丝毫懈怠。当被问及这种强度的演出频率会不会带来职业上的倦怠感时,张昊辰的答案是绝对的否定,“对我来讲这是人生的常态,从4岁学琴的时候开始,我人生的大多数时间都有音乐陪伴。”相对于其他乐器,钢琴演奏更是有让张昊辰一直沉迷于此的独特魅力,“钢琴是真正意义上的独奏乐器,它能容纳音乐众多的本质特征,比如和声、对位、旋律等,这不但给了钢琴家极大的自由,还给了我复调式的思维和态度,一种类似指挥家的全局视野。”

张昊辰最新个人专辑,《Haochen Zhang - Piano Recital》,2017

      张昊辰所描述的这种“复调式的思维方式”也体现在他对精神世界深度和广度的探寻中。生活中的张昊辰性格安静、内敛,热爱思考,对具有内省性和能引发哲思的东西极为感兴趣,“我喜欢贝多芬和舒伯特的晚年作品,还有勃拉姆斯和巴赫,我更容易受这种具有慎思性审美取向的作品吸引。”而在音乐之外,张昊辰喜欢钻研中国水墨、诗歌、东方哲学、佛教等。这些事物潜移默化地融于他的演奏之中,赋予他的作品如同大海一样宽广、深沉、澎湃的气度,以及具有东方浪漫气息的内关式的表达方式,也让他更贴近时代的找到古典音乐的当代表达。

      “说起古代音乐在当代的发展和创新,很多人会谈到跨界,但我并不赞同已有的跨界形式。这些用当代做外壳,简单地将古典音乐流行化或者通俗化的做法缺乏深度和持久的表现力。古典音乐在当代的发展,必须要基于它本身的思辨性、创造性。”对此,张昊辰的做法是模糊古典音乐的地域特征,让它在当代打开无限的可能性。“从前,古典音乐具有民族主义特性,德奥作品、法国作品、俄国作品界限分明。我觉得跨越这种特性正是当代演奏家的责任。比如弹奏一首德国作品,将独属于东方人的气质自然地融合到德国作品中,这两种不同地域文化气质的相融会展示出一种新的解读。”在张昊辰看来,音乐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当他了解的世界越宽广、越深奥,势必就能为人们展现出更多解读的可能。”

      此外,张昊辰还尝试重拾那些被遗忘的前人演奏方式,比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前的老式浪漫派弹法,这当然不是一种食古的行为,而是张昊辰的另一种创新。“那时候人们的弹法都基于本身的创造力,他们沉浸于浪漫化的情境里恣意喷涌自己的想象力。而在那之后,人们受到学院教育的影响,开始僵化保守,唯原谱是尊。我认为将老派弹法的精神核心和现有的技巧融合,才能焕发古典音乐应有的活力。”在张昊辰看来,虽然古典音乐永远是站在潮流背面的那一位,但它有着非常珍贵的当代性,“在潮流飞速变换的当下,有一种艺术形式傲然孤立,这反而为我们提供了某一种清醒,让我们更加透彻地看待当代。不谄媚,做有意义的创新,才是真正尊重古典音乐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