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融体——2021成都双年展”的第三个板块“智能共振”颇受瞩目。在这个板块的策展人邱志杰看来,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为艺术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对此,每个参展的艺术家同样深有感触。
采访/撰文:苏欣 图片提供:成都双年展、陈抱阳、武子杨、罗灿、范懿文
“远方的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就会在太平洋上制造一场风暴。那么激光琴弦上所接收到的一丝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又将引发幽暗中某个大脑神经元怎样的重新连接呢?”艺术为科技带来的机遇与影响,一直是艺术家邱志杰探索的重点方向之一,而此次作为成都双年展“智能共振”板块的策展人,他更是将关注点聚焦于人与计算机之间交互连接所形成的智能共振上。
成都双年展“智能共振”版块展览现场
在这个板块中,邱志杰聚拢了科技艺术领域来自中国、瑞士、德国、奥地利等多个国家的32位(组)艺术家的作品。按照“身体”“生态”“信号”“宇宙”的叙事逻辑,将他们对此的思考呈现于天府美术馆二楼展厅的4个展室。在这里,人的身体与城市、地理、智能信息系统互相识别,互相交换着信号和资源,人的思想与宇宙深处的律动互相感应,形成物质、能量、信息之间的共振。
“在启蒙时代,我们曾经以为规律已经被全面掌握,世界已经变得透明,不再有意外和秘密可言。今天,当我们把视角转向人类大脑,我们发现它比深邃的太空还要复杂和神秘。未知依然笼罩着我们的心灵,科学依然是一门依赖于想象力的艺术。”确实如此,从参与这一板块的艺术家及其作品身上,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大脑与科技连接后产生的丰富而深邃的思维火花。此时,他们如何看待科技对于艺术的意义?
| 武子杨
艺术与科技的交互由来已久,不过在早期艺术与科技的关系中,艺术永远是滞后的。目前这种情况有所改变,艺术家在科技领域专业知识上的突进,以及与实验室的合作,都在为创作开辟更大的空间。我并不是说艺术创作一定要使用尖端科技,但只有艺术家了解最前沿的技术,知道当下正在发生什么的时候,才能更好地看待和评判它。我此次参展的作品之一《互联生态系统》就是由纽约新美术馆和贝尔实验室委托的线上实时模拟项目,我和艺术家Mark Ramos合作创造了一个基于数字感官而构成的生态系统的实时模拟环境。另外一件参展的艺术项目叫“一个有科技的女人”,是我对于算法偏见、算法控制、过滤气泡现象,以及算法对于个体的再造和重构的现象的实验性研究。对于算法带来的控制和再造,是需要我们去注意和警醒的问题。
武子杨+Mark Ramos,互联生态系统,实时模拟网络环境,2021
| 罗灿
移动互联网让科技设备成为身体延伸的一部分,无处不在地融入我们的生活,对我们的精神和身体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对此持有悲观的观点,因为它并没有带来身体上、精神上真正的解放。我也一直关注数字世界,在种族、身份、性别等组成的多元化背景叙事下去讨论科学技术,关注算法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影响。我这次的参展作品《Chocho茧房》使用3D扫描技术重塑面容,讨论科技对美的理解和影响。谁决定什么是美丽的——我们自己、社会还是人工智能?谁控制我们身体的数字视图?目的是什么?在这种情况下,性别、种族歧视扮演什么角色?算法定向的新闻源、量化自我和整容手术的广泛应用对身体理想和美容标准有何影响?这些过程是否会导致审美的全球同一标准化?以此共同思考和讨论,应该如何以自主的方式使用当前和未来的科学技术。
罗灿,《Chocho茧房》,3D扫描技术重塑面容,2021
| 陈抱阳
机器最初由人类创造,规则最初也是由人类制定,但我们希望机器有一种智慧,能够根据我们制定的规则推演和产生新的东西,再和人进行交流和交互。所以想要达到共振的效果,取决于双方对规则的制定和理解是否统一。艺术家和技术合作去做东西,要有一套规则,而技术本身也要对这套规则有自己的理解。我这次的参展作品叫“反·反向传播”,“反向传播”是人类训练人工智能时的一个术语,“反·反向传播”则代表机器在训练我们,虽然它的出发点并不一定是为了我们。我觉得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好事,但核心的核心最终都是人的问题,取决于使用人工智能的人的出发点。
陈抱阳,反·反向传播,人工智能装置,2021
| 范懿文
我对科技的发展持乐观的态度,科技未来会以更快的速度呈指数型发展,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我们要坚定自己驾驭技术的信心。我这次的参展作品《多巴胺》《5-羟色胺》都是使用计算机分型算法生成的,会先有一个最基本的结构,然后无限迭代。其实自然界中很多东西都遵循分型系统,使用这种方式构建画面,用科技的极度理性的方式描绘一个带有有机感的事物,非常有意思。当前的算法艺术主要还是基于形式,形式是一种完全新的语言,语言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认知和世界观的,我使用计算机语言,就是进入新的语境和价值观体系里去观察和重新演绎这个世界。
范懿文,5-羟色胺,数字视频,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