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参与城市生活,与城市文化产生对话。秉承这种思想,李景汉先后将艺术从位于边缘地带的艺术区移植到城市的文化中心、商业中心、金融中心,他的每一次努力,都让艺术离普罗大众更近了一步,他让艺术点亮了城市,更照亮了人们的生活。
至品生活 编辑/撰文:苏欣 人物摄影:陈东宇 造型:田淼 图片提供:金杜艺术中心
在北京金杜律师事务所会议室稍候了片刻之后,就见李景汉推开外面的玻璃门,风尘仆仆地大步而来。这无疑是个大忙人,除了身为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因各项繁冗事务奔走全球,他还是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推动者之一,在近20年的时间中以先锋的理念把当代艺术植入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久前,他又在北京CBD地区顶级写字楼环球金融中心里打造了全新的公共艺术空间——金杜艺术中心,以极具活力的当代艺术调节紧张的商务生活,这又是一次让人充满期待的全新尝试。
“我一直觉得人和艺术的关系应该是‘Stay with you’,每天跟它相处,这种精神性的东西才更容易渗入人的思想中。”
画廊史上的重彩
李景汉出生于美国,母亲是曾在清代显赫一时的贵族傅恒的后代,母亲热爱绘画,家中的宾客多是母亲的艺术家朋友,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让他很早就开启了对艺术的认知。早期,李景汉接触的多是西方艺术,直到上世纪90年代,他因工作原因回到憧憬已久的故土,才在北京与中国当代艺术结缘。当时的中国艺术界,刚刚经历了一场轰轰烈烈的“85美术新潮”,在圆明园的画家村中,住着几百个艺术家,各种先锋性的潮流和思想激荡着中国当代艺术,催生出一片繁荣景象。“我被这种情形震撼了,那么多新的艺术语言、新的表达,真实而又直接,充满激情。但他们的生存环境并不好,艺术家们总是与‘贫穷’两个字相伴,也缺少向公众展示的机会,所以我产生了做画廊的想法,希望能为他们提供一个体面的作品展示平台,让更多的人看到他们的精神世界,体会这种影响着当代文化的力量。”
在那个艺术只在小范围内活跃,却和民众完全绝缘的时代,李景汉经过慎重思考,决定将画廊和餐厅融为一体,以主题餐厅的形式带动艺术的传播。那是一座位于故宫东华门附近的四合院,一层与二层同为四合轩餐厅,地下一层则是四合苑画廊。以美食著称的四合轩是一个名流聚集之地,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球星贝克汉姆都曾是这里的座上宾。而作为中国最早画廊之一的四合苑,更是曾经举办过很多意义重大的艺术展,包括曾梵志的第一次个展。此外,四合苑画廊还首当其冲地将展望、曹斐等一些中国艺术家输出到国外办展,而汪健伟、邱志杰、刘小东等太多中国艺术史上的重量级人物,都曾在那时与四合苑有过密切合作。在中国画廊业刚刚萌芽的年代,这个深藏于庭院中的画廊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那时非常艰难,我们第一次做前卫艺术的展览就被查封,还要写检讨,四处奔走,其间更是遇到各种困境,但还是一直坚持,完全不是商业目的,大家真的是怀着一颗赤诚的心。”
“无须之美”展览现场
将艺术移植到闹市
除了身为当代艺术推手,李景汉还是知名的品质生活倡导者,他热爱生活、兴趣广泛是出了名的,他曾在京郊怀柔打造了一栋乡间别墅,从装修到设计完全按照自己喜好一一展开,人们在提到他时,也往往会说起他在这里养的那些英国纯血马、他收藏的各个年份的红酒和一众哈雷摩托……但对于从小便浸淫于艺术世界之中的李景汉来讲,这样的生活是应该与艺术相伴而生的。从2000年开始,他先后于上海及北京打造了外滩三号与前门23号,并将当代艺术从偏僻的艺术区强势移植于此。“外滩和前门都是城市的中心地带,相比798这样的地方,这里更加不乏前卫思想,而艺术需要与最前沿的城市文化互动。纽约、巴黎、伦敦、东京等城市的市中心都有美术馆和画廊,在当时的中国却没有,所以我希望自己可以做一些事来推进这个进程。”
在外滩三号、前门23号这样云集众多国际一线品牌的潮流前沿之地,沪申画廊和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的出现打破了艺术远离市区的惯例,为城市生活带来更多可能。“比如外滩三号,这里有国际一线品牌在中国的首家旗舰店,有引领潮流的概念集合店,有顶级的美食,同时还有艺术,我们邀请过很多国际大牌艺术家来华举办首展,其实我也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大家感受到,艺术同这些顶级生活方式一样重要。”2006年,李景汉因在推动当代艺术上所做的不懈努力荣获万宝龙文化基金会颁发的“国际艺术赞助人大奖”。
李新建《诗2-有狐》,2007,布面油画,220x162厘米
任航Ren Hang,100x67厘米
与生活无缝连接
在中国艺术品市场过热的几年中,李景汉冷静地观察当时的艺术生态,得出的结论是,“过热的市场让很多人头脑不清醒,追名逐利的心理大大地影响了艺术创作的真诚度。”所以,经过几年时间的沉淀,他选择在艺术市场环境趋于平稳,艺术创作也回归理性的今天再次投身艺术界,在北京CBD的顶级写字楼中创立金杜艺术中心。
如果说之前置身于商业区的沪申画廊和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是让艺术走入人们的休闲时光,金杜艺术中心则直接让艺术参与到城市生活的重心。“我一直觉得人和艺术的关系应该是‘Stay with you’,每天跟它相处,这种精神性的东西才更容易渗入人的思想中,所以如果喜欢一件艺术品并且有能力负担它,我更倾向于买下它。相比在画廊、美术馆看展,这种方式会极大地提高艺术接受效率。很久之前我就会在公司布置很多艺术品,提升工作环境的文化氛围,也同时缓解大家的工作压力。”
北京的CBD地区,汇集这个城市顶尖的蓬勃力量,将金杜艺术中心安置于此,让人们在工作间隙随时欣赏艺术,“不但可以让艺术和城市文化无缝连接,还能让艺术为硬冷的商业环境带来一些平衡。”从去年年末开幕以来,金杜艺术中心已经举办了“不足为外人道也”“无须之美”两场颇具影响力的大展。“不足为外人道也”是由知名艺术家邱志杰及张梓倩共同策划的大型青年艺术家多媒体群展。在展览开幕式上,一场结合听觉、视觉、嗅觉、行为的大型集体表演现身环球金融中心中庭,这应该是当代艺术第一次以如此浩大的阵势出现在城市的金融重地,具有开创先河的意义。
“不足为外人道也”演出现场
“不足为外人道也”演出现场
因为总是像这样在生活中各个领域充当先锋角色,所以常有人称李景汉为高端生活方式的引领者,李景汉本人对此的理解也颇具代表性,“高端生活方式跟钱并没有直接关系,高端生活并不是奢侈生活,而是品质生活。一个人的阅历越多,价值观越完善,品位就越高。比如面对一杯葡萄酒甚至是一个苹果,‘高端’就是站在更完善的知识体系上,以更讲究的方式品尝,这样他得到的滋味就会越丰富。所以我一直希望把文化、艺术这些人类上层建筑的精华融入大家的生活,这也是我希望的人人都能有机会享受到的‘高端’生活。”
在展览选择上,你是否有哪些偏重?
还是希望在这更多地呈现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之前的“不足为外人道也”“无须之美”都是这样。一是想更多地扶植年轻力量,让他们有更好的展示空间和被收藏的机会,二是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反映了当下最具活力的这群人的思想,我也希望他们所传递的精神能影响其他人的价值观或审美观。
相比之前做画廊,你在金杜艺术中心融入了哪些新的想法?
这就是画廊和艺术中心的不同,画廊对艺术的传播效果是很有限的。所以我们在展览之外会推出更多的公共项目。我们即将推出艺术史教育项目,邀请艺术史专家、知名艺术家共同为大家带来一个周末的艺术课程,其中包括整个西方艺术的发展脉络的讲座、艺术展的现场讲解、艺术家工作室参观等,这是一个很好的将艺术和大众连接到一起的方式,会让人从另一个角度理解艺术。而且我们还会在其中加入视频艺术放映的环节,丰富艺术的传播方式。另外,我觉得很多传统艺术太严肃了,应该融入一些像摇滚乐这样比较轻松的元素。
能否介绍一下接下来新的展览计划?
我们马上会开启艺术家叶永青的个展“纸遁”,这次展览规模很大,是对他创作生涯中纸上作品的一次整体回顾,当然也有一些新的作品。这个展览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我们会留出艺术中心的一处空间作为叶永青的临时工作室,展览期间他会在这里进行创作,也让写字楼里的人们在看展的同时有机会和他进一步交流。
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你的收藏偏好,以及你对收藏者的建议?
我收藏范围很广,很多风格我都喜欢,就像音乐有很多流派,但你不会只听一种。对于我来讲,看画就像看人,要看投不投缘,能不能产生共鸣,感情真挚是最重要的。很多人问过我关于收藏的建议,其实喜欢就收藏,收藏不是投资,想投资可以炒股,没必要搞艺术收藏。